剛才和水晶喝茶,談起水晶剛上一年級的侄女,
我問她功課多嗎?她說每天大約5樣吧~
不過侄女在學校都趁午休“搞定”完幾科功課,
回家就剩下一兩樣功課,還可以接受。
侄女第一次考試得到很好的成績,
她說因爲她在幼稚園就已經學過了。

(後來水晶有說,現在的幼稚園分成兩派,
一派為上小學做準備的,另一派的主要是在遊戲中學習的,
一般上前者上小學很容易適應,後者會很辛苦。
我聼過這些,不過我壓跟兒都沒想過替軒換學校,
我很滿意軒的幼兒團)

水晶還問我,你知道一年級的科學有多難嗎?
我說我不知道~她說相等于我們初一學習的課程,
她還說,在家孩子真的需要家長教導的,
否則很難跟上程度。,
可惜每次水晶放工回到家后,侄女都已經入睡了。
(侄女的媽媽是不會去教導女兒的。)

我很好奇小學的課程與内容。

Photobucket Photobucket

功課太多,學生抱怨;功課太少,家長抗議。到底寫功課的目的是讓學生複習課堂的內容,還是為了追求分數,這會不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樂趣?

課室的黑板上,寫“今天的功課”,這些功課都得回家完成,隔天交上。據說,原本這作法是供教師同事間作相互提醒,以便清楚學生的功課量,避免給得太多。

此外,有的學校還有“學生功課備忘冊”,有的是全州華小統一印製,也有的是學校自行印刷。一般的“學生功課備忘冊”列明科目一項,要學生記下每科的功課。此外同時更設有“家長簽名”以及“聯絡事項欄目”。換句話說,在學生功課這件事上,學校已經採取主動,“誠邀”家長成為了“功課”活動指定監督人。

孩子的教育,是學校和家庭共同的責任。話是沒錯,但仍有家長很激動:“可是功課這麼多,學校有跟我們商量嗎?我們的意見學校有聽取嗎?我們反對功課太多,老師校長有在聽嗎?即使是溫習,為何家長須要參與這麼多?這麼累?”

學校老師也確實無辜,像一名新任老師──吳老師以同理心諒解孩子功課多,就儘量把該學的讓學生在課堂內學完。誰知年尾評估,校長告訴她:“有家長投訴你很懶惰,給得最少功課的就是你!”讓她深感無奈!

媽媽的無奈

家長有時比孩子更無奈!

天下媽媽經,最是講不完。家有小孩在華小的兩名媽媽,送孩子參加課外活動時在學校門口踫面,彼此聊了起來:‘我的孩子比我還要忙,放學了得去安親班,完成所有功課,回來後吃個飯看半小時電視就到上床時間了。’‘我孩子的功課真的很多,有時還多達十多項,每週都有聽寫、spelling、ejaan,我還要花時間給他背。’‘有些功課很難,叫孩子剪報後寫出新聞的起因後果,結果還是我替他做。’‘很羡慕國小的學生,回家後可以騎腳車多麼快活,我的孩子卻做功課做到三更半夜。’

孩子的功課` 變成家人的課業

功課,亦叫“家課”,英文是“homework”,指明是在家做的功課,讓學生在家溫習一遍老師在課堂上教過的知識。功課這一回事,原本是學生自己的事,現在,有家長直言:“他上學等如我上學!”

身為父親的陳寶川同時也是藝術教育工作者,講起孩子的功課,他也像以上那兩位媽媽般,顯得異常感慨,他說:“老實說,老師、家長及學生都是功課的受害者。”他有時會想,功課背後的目的何在,有的看來並無思考的動機。大部份功課都有固定答案,孩子做功課也不知目的為何。僵化的功課,已少了做功課的樂趣。

現在去接孩子放學,孩子一上車,他很自然的,開口第一句話就是:“今天有功課嗎?”這句話,幾乎就是多半父母跟孩子的“固定問候語”。

“但是,要是沒有功課,老師就不知道學生的進度。多做是不是真的對學習更好呢?老師與老師之間有沒有協調呢?一項功課是要做多久?大家對於功課的問題都卡在那裡。”這是陳寶川的疑慮。

華小功課多,因為華人相信“業精於勤、荒於嬉”,這是傳統教學法,希望學生通過不斷的練習抄寫、做作業來加強印象、提昇能力。出發點是善意的,但個別拆開,就沒感受到學生的壓力,老師和家長潛意識中都認為,不給功課就是教學不認真,怕孩子放學後不懂分配時間,無所事事看電視荒廢了學習,看來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有太多的擔憂。

從調查中瞭解到,學生多認為語文科的家課是最費時及沉悶,不喜歡抄寫及背誦的家課。反而對需動腦筋思考的功課,如數學及科學則深感興趣。大部份學生喜歡一些體驗性的功課。現在,小學生已經開始做一些專題研究的企劃,雖然這類功課較花時間,但他們不會對此感到討厭。

一天十項功課` 家常便飯

最清楚學生功課的,還有安親班老師。他們也感受到功課的壓力了!雙薪家庭締造了安親班的存在。學生在放學後,被載到安親班,那裡有老師可以教學生完成功課。

一名來自柔佛州安親班老師戴小姐,發現現在的學生苦不堪言。

她說:“每到上課時間,我們都是緊張萬分,深怕學生功課做不完,時間到了無法準時回家。往往學生因為校內的課外活動或補習課,而必須留校至下午四五點多(尤其3至6年級)。我們的班則從六點開始至晚上九點半,可是一般學生都會遲至十點才能回家,原因無他,就是功課太多,聽寫默寫樣樣來,而且是三大語文科統統都有,讓學生吃不消,老師也精神緊繃!

“平時功課七八項,加上聽、默寫就十來項,這是家常便飯。有些作業一做就是十幾頁那麼多,課程深度也提高,有的家長沒法教,被迫送孩子來安親班。

“除此之外,有些學校老師根本不接受孩子自己寫的答案,一定要根據標準的作業答案來批改,讓學生信心大跌,日子久了就養成敷衍作答的態度。

“有時,聽寫、默寫老是重復,我向學生窺探,他們說是老師忘了或沒時間,所以延遲、延遲、再延遲……到了學校短假或公共假期,以為可以鬆一口氣,結果功課給得更多。”

為何功課會那麼多?

戴小姐分析,學校規定的作業簿,數量因各地學校選書而有所不同。每科大致上如下:
●華文︰大約6本;●國文︰大約4至5本;●英文︰大約3本;●數學︰大約3本;●科學︰大約3本
●其他科目︰道德、閱讀報告(華/巫/英)各一本,還有美術,以及高年級的地方研究、生活技能及公民。
●簿子︰大約每個主科都有練習簿子及生字1本。

記者也從一些學校的學生簿子中發現,華文科的作業簿及練習簿最多。除了教育部規定的作業,還有校方額外購買的作業書及書報。練習簿方面,華文科分得很細,如生字、日記、造詞、書寫、聽寫等等。

戴小姐說:“以一天上十節課有6科,要是每科老師都給功課,一天至少會有6至8項功課,加上聽寫、默寫、評審,就會差不多有十多項了,這還不包括補習的功課呢!”

她任職的安親班作法是,鼓勵學生先把部份功課做完再帶來檢查,這樣就有充裕的時間練習聽寫及做訂正,而學生也漸漸養成抓緊時間做功課的習慣。

功課多的班級,多是精英班,尤其是A型學校,小型學校相對會比較少。它們選書也沒有那麼多,功課量的差距是相當大的。

戴小姐很無奈地表示,她明白學校老師有趕進度的難言之隱,但在這樣的環境與空間,怎樣塑造一個有創意的孩子呢?沉重的課業遮掩了原來在孩子臉上的笑顏與童真。

不要孩子的童年,只有功課的回憶

由於擔心功課剝奪孩子的童年,有的家長選擇放手一搏,不太插手孩子的功課。有的學者認為做家課過程可變成開心的親子時間,家長毋須過份參與,只要引導孩童尋找答案,便能增加他們對功課的認同感及彼此關係。陳蓮卿的兩個孩子李葦菱和李德川分別讀四年級和一年級。學校在放學後有額外補習班,他們是少數不參加校內補習班的學生。

陳蓮卿跟孩子約定,要確保功課做好,並且跟得上進度。她讓孩子在家裡任何地方做功課,包括坐在電視機前也無所謂,總之這個開放的媽媽,會尊重孩子的決定。

“最難改的就是教育,既然改不到,不如自己來補足學校沒有教的。”陳蓮卿注重學業與身心發展的平衡,週末就帶孩子參加私人學習中心舉辦的體驗活動。與填鴨式的功課比較,她發現孩子比較喜歡“hands on”式的學習。

當問到她孩子有甚麼功課時,這位媽媽竟然不太清楚。她很“勇敢”,從不過問孩子的功課,這種採取完全開放自由的教育方式,她說是受到作家劉墉的影響。

“童年,一生只有一次。”她從不檢查孩子的功課,最大的顧慮,是擔心孩子因此養成依賴性,再沒信心承擔與面對自己的功課。有朋友說她這樣的作法“很殘忍,要這麼小的孩子獨立”。

“我只是要培養他們的責任心。教孩子要像放風箏一樣,收放自如。孩子在學習上面對問題,等於就是他自己要面對的成長挑戰之一。”

功課的意義是甚麼?

美國目前最具影響力與知名度的一位猶太教士施慕禮柏迪奇(Shmuley Boteach),曾在英國牛津大學擔任拉比11年,並獲選為《泰晤士報》年度最佳傳道士。他不但主持廣播電視節目,擠身美國百位最重要廣播節目主持人,也是多本暢銷書的作者。

身為8個子女的父親,家庭、婚姻、親子關係是柏迪奇最關切的議題。去年5月,他在《奧普拉與朋友電台》的節目中,談到“功課的目的”。

施慕禮提到,當孩子太多功課,他們會有壓力、擔心、緊張,甚至沮喪。做功課的目的是要幫助孩子吸收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。這可以在一個晚上90分鐘的功課時間內達到宗旨,但是若功課超出一個晚上兩三小時,那麼就開始侵入家庭生活與孩子的全人發展。學生將開始與家庭出現距離及討厭學校。

孩子沒有空閑時間做他們有興趣的活動。因此,老師應該適度地分派功課。

學校的主要宗旨,不是“提供”知識,而是教孩子“喜歡”知識。施慕禮看到學校是失敗的,因為功課太多令學生並沒有智慧型的好奇心,這股好奇心不該是個負擔,而應該是學習與發現新東西的樂趣。當他們離開學校後,將會繼續學習,成為終身學習的學生。

施慕禮還舉出更妙的看法:功課也免除了家長為孩子根據環境創造知識的責任,因為他們完全依賴學校去做。最後,家長不帶孩子去圖書館及書店,而成為帶他們去購物廣場的人。

星洲日報/新教育‧報導:關麗玲‧2009.06.02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ndysqu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